雅操坚持讵偶松 为贪苜蓿曲相从
本来或不膺奇疾 监毙之言嘱得凶
广平县一书生,是我父亲的好友,不便直言他的名字。博学擅于写文章,书法也很有造诣,是补廪生,每次乡试都不中。家境又很贫穷,就出来当幕僚,许多地方都争相聘请。他接受了毗陵(常州)太守的邀聘,作了书记,相处很融洽。过了几年,用钱捐了一名教谕,刚刚成功,就得了怪病。开始时像是软脚病,接着手就挛曲不能动了,后来头颈曲僵变硬,不能抬头,好像带着颈枷镣铐。太守就把他送回老家,到家不久,就死了。
该生一生谆诚谨慎,没有大过错。忽然遭此惨报,都说他命薄,不该得官。虽然是一名教习这样的清职,也无福消受,以致得这种怪病而死。但是,太守府中的书记的官粮很薄,他家累又重,哪里突然能有千金用来捐买教谕之官职?大家对此也心有怀疑。他死后过了几年,我偶然间与曹竹楼谈起此事,才知他的死是孽报所致。
他在常州时,结识了当地一富豪之家,很亲密。这家有一同宗族人,是个无赖,经常找茬生事去敲诈,使他们天天不得安宁。上告官府,只是对那无赖轻微责罚一下。无赖出来后,更加闹得厉害。富家没有办法,就和广平县的这位书生商策办法,许诺说若能除去此害,愿奉送千金作为寿礼。这位书生拒绝了,但透露出自己想捐一个教谕而没有钱。富家马上说:“先生要能为我除去此害,这笔钱我代你出。”书生才答应下来。他把无赖的敲诈行为告诉了太守,太守最憎恶光棍无赖,就亲自查,并下命县府捕吏,把他抓捕入狱。这位书生就嘱咐县尉把这无赖关死在牢中。无赖一死,富家果然代书生出了钱,捐了个教谕。未到半年,书生就发病了。这些话是曹先生从书生的一位至亲那里听来的。唉,真可怕啊!
坐花主人说:“像这位书生的醇厚清雅,由于一时之误而遭惨死。人们都为他惋惜。虽然如此,但天道却清楚地表明,人是不可以随便杀的。就拿这无赖说吧,他既非奸,又非盗,只是对他的族人苦苦相缠累。这个同族之人也并非与他势不两立。一个富,一个贫,由于饥寒逼身之苦而希望在同宗人身上得点好处罢了!这种事,既是人情之中可能发生的,这种人也不是王法所必须诛杀,而又同室操戈为敌,要想除灭族人之害,书生却布下大网,就因为得了大笔赃款,致使他狱底沈冤,而自己也得奇病发作,手挛颈折,像似俘囚一样。这不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最好写照吗!”
(《坐花志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