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学党史(七)——纪念建党九十五周年及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
《七律
・
长征》
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
宝库中的灿烂明珠。1934年10月,,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
,他们跋山涉水
,翻过连绵起伏
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
,四渡赤水
,越过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
,历经十一个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
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巧渡金沙江
由于
巧渡金沙江
胜利,使红一方面军跳出了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甩掉了敌人,赢得了战略转移中的主动权,因而在整个长征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追敌姗姗来迟
。1935年5月9日,敌人赶到了树桔渡江边,5月10日,他们来到了皎平渡口,红军早已全部渡到了金沙江北岸,他们只好望江兴叹了。
强渡大渡河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准备渡过大渡河。24日晚,先头部队赶到安顺场
,占领了该地。十七勇士
战胜了惊涛骇浪,冲过了敌人的重重火网,终于登上了对岸。敌人见红军冲上岸滩,便往下甩手榴弹
。智能双全
的勇士们
,利用又高又陡的台阶死角作掩护,沿台阶向上猛烈冲杀。在右岸火力的支援下,勇士们击退了川军的反扑,控制了渡口,后续部队及时渡河增援,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巩固了渡河点。随后,红一军团
的天险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
,只有一座铁 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
,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冒着雨,踩着泥水
继续前进。人走在桥上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
似的。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
,奋不顾身,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本期编辑: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