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之间,随着“香格里拉”传说的再度兴起,无数的人追寻着梦中的世外桃源奔向西藏;而藏族的文化也随着越来越多的游人的踏访,从美丽的雪山脚下向着远方传播开去。在这波藏族文化潮中,人们发现,血统纯正的藏区并非仅仅存在于西藏境内。到毗邻西藏的四川省,去甘孜藏族自治州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内信步漫游一圈,原汁原味的藏族衣、食、住、行各项生活细节,俯首可拾。在这里,你可以一饱眼福,通过藏族民居了解纯正的藏族文化。下面,小编为你推荐甘孜州最有特色的几种藏族民居。
道孚民居
以从道孚县——这座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城市的高处向下望,首先呈现在视野中的就是鳞次栉比的藏式民居。这些民居外表主要由棕白两色构成,白色的屋顶,白色的主墙,木结构处多用棕色颜料染涂,其间配以红色、蓝色图案,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辉映下,仿佛幻化成妙不可言的积木图案。白色的房顶与宽敞的院坝里,,给人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道孚民居的一般结构是以藏式木架穿逗,作为整体骨架,一般为二、三层;以片石或泥土砌墙,按正方形各边7-10尺为空间立柱,四柱之间称一空,一般房屋有16-30空,也有40、50空的。柱与柱之间有穿枋或原木锁拉扯,其余维护结构由横向平置,圆弧朝外的对剖圆木组成,它们层层重叠、四角交叉相搭,房顶高约5至8米。比起改进前,柱子直径普遍加大,豪宅的柱子需两人合围,给人一种稳重之感;底层和二层的木柱连体,并仿照内地建筑的木穿逗式结构,梁柱接榫,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以增强抗震能力。外形多为四方形,二楼呈L形、凹形或回形,内层结构是纯木材,架“棒柯”或“棒勒”,间隔为各种用途的房间。房间上装木望板,下铺木地板,顶盖用桦树皮或硬杂木条垫底再铺“阿嘎土”,日晒雨淋绝不漏水。屋架门窗外表的裸露部分,则多以油漆或自制的有色土染过,既防腐防蛀,又美观大方。从外部看,二层平台的女儿墙上,种满了各种花草,房前屋后还种植了果树。用泥土夯筑的底层和二层后方的土墙刷成白色,而木质的半圆木墙体涂成褐红色,窗框和窗扇均作彩绘,室内装饰也都用红色等“火热”的基调。各种色彩相互协调映衬,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
道孚民居在内部陈设和外部装饰上,都体现了与自然界强烈的对比,既有局部的造型特别、波动曲流、层次分明,又有整座建筑的流畅整饬、清新厚重,加上院落布置的精致怡人,使得建筑物更为醒目和奔放。这种与大自然若即若离、有亲有疏的关系,恰恰表现出藏族人民热爱美、崇尚美、创造美的天性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而这些同时具有完备的实用性和强烈的工艺美的道孚民居,将继续矗立在康北的山坡上,向来往瞻仰藏族文化的游人们昭示着藏人朴实的生活智慧,以及他们令人骄傲的艺术创造力和美的天赋。
康巴木雅藏族民居
木雅地区以康巴县为中心,方圆二百多公里的地方,包括泸定、九龙、雅江、道孚等几个县的一半以上地区都是木雅人居住的范围。
木雅地区森林资源丰富,石材充足,而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优越,属半农半牧地区,人们的生活比较富裕,民居质量较高。
木雅民居建筑以石木结构为主,但也有少量的夯土建筑,主要是在石材缺少的村寨才能看到一些,夯土建筑在其夯筑技术及外观造型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据调查分析,这里的夯土建筑都是属早期建筑,后来各地都发展石头建筑,因此在木雅地区早已失传了夯土建筑技术。
木雅民居绝大部分是三层,古老的民居都建有四层楼房,这里从来没有建平房之习惯。每户建筑面积则有上千平米,少则也有三、四百平米。木雅人对修建房屋十分讲究,从墙体的砌筑技术到结构、木材的质量,从外观造型到室内装修尽可能地达到当地最好的水平,就拿家境十分困难的农户来说,也要在周围村民及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尽量把房子修好。因此在这里从房屋上很难看出富裕和贫穷的差别。
木雅居民平面呈方形或纵长方形,石木结构,以梁柱和墙体,外墙收分,比例白分之三左右,内墙垂直。主楼屋面一般为平顶屋面,面层用防水性较好的沾土将夯实,沿墙留洞,木槽排水。楼顶的经堂或单独修建的佛殿在粘土平屋面上,铺设木版或石板的坡屋顶,两面排水,以确保经堂不漏雨水。屋顶四角砌筑方形石礅,用来插立挂有经幡的树枝。屋顶正面修造圆形香炉,用石头砌成后,上涂白灰,楼房檐口及窗眉、门眉设置藏式木柁,并刷成棕色,檐口刷白色线条,门窗用白灰刷边框,墙体保持石头本色。
民居里各个房间及过道等主要活动区都要设置木地板,地板采用凹凸两种企口拼接,不用铁钉,铺设平整而牢固。客厅等房间的墙面全部安装木板墙,仓库等次要房间只用木版墙裙。楼内用板梯,坡度60度左右,室内楼梯井较大,便于背东西上写行走。上屋顶的楼梯用独木梯,立在墙角。这种梯子移动方便又不占地方。
色尔坝格萨尔藏寨
色尔坝是色达的东大门,海拔三千余米,气候温和,盛产青祼、麦子、黄金,也是色达的江南,是农牧业两不误地。色尔坝藏寨沿色曲河两岸依山而建,是藏区异于其他区域的建筑,因此地是历史上格萨尔王忠臣爱将色尔坝·尼崩大亚大将辖地和居民,格萨尔文化在当地容人生产、生活、习俗,是故也称格萨尔藏寨。成为色达地区独有的人文景观。
色尔坝民居建筑为土木结构,一般均在四层至五层而不得少于三层,四层居多。房屋根据条件有大有小,小则面积400㎡左右,大的民居总面积600㎡以上。民居冬暖夏凉,门窗小而坚固,屋内光线暗因采光量小之故。每幢民居都带院子,院墙高约1.5m也是土木结构,有的院子三方均有盖。房子的大小以柱子的多少分别,柱子有一根柱的,分别有两、二、四、六、八、九、十二、十六根柱子的分布为四方形。房子墙体整齐坚固,有百年历史的民居多,墙体是片石砌成。房子的一层属牛羊栖地,有紫草。房子层层由木梯相通。二层主要是存放粮食和大量的麦草、麦草便于喂牛羊。酿酒坊也设置此层。三层属客厅,居住,橱房,无需装修橱房,只需土灶即可,橱具皆放于灶边。此层将隔有若干房间供卧室用。4层一般略小,主要用设佛堂,每年秋季颂经等并用。4层装有木架,用凉晒当年新打的粮食,四层平台也用来干晒粮食,手工打粮,粮食打后麦草背到二层积存,房顶设有烟祭台,悬挂经幡。色尔坝民居地四层(一般多在四层)三周用柳条一丛丛头朝下捆于木架上围成栅栏颇具特色。主要用途是阻挡雨水凉,晒庄稼,也能挡住阳光。整幢民居的右方地上立一长杆悬挂经幡。近年由于文化旅游发展,色尔坝民居赋予格萨尔藏寨之称,已名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