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下着大雨,山西运城市盐湖区西元村村支书张四有还是如约来到村里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十几名在此生活的老人亲手做了八菜一汤,并给他们一一盛好饭菜。
每月为老人做一顿饭,是西元村党员干部们坚持多年的传统。在村干部的带动下,西元村的敬老服务蔚然成风,每天都有村民到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为老人提供剪头发、做新衣等义务服务。
西元村是盐湖区近年来德孝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自2011年以来,这个区已建成155所老年日间照料中心,5000名空巢老人得到安顿,为数以万计的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解除了后顾之忧。不仅如此,这个区还在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等开设了182间德孝大讲堂,组建了446支德孝文艺演出队以及473支志愿服务队,举办“夸媳妇”大赛,评选“德孝楷模”,将德孝文化春风化雨般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在盐湖区社会福利中心,记者遇到了30多名来自舜帝复旦示范小学的小志愿者。孩子们围坐在老人的身边,和老人一起唱歌、剪窗花、绣香包。五年级学生杜伟强告诉记者,他每个月都会来福利中心做义工,这里的老人就像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感觉很亲切。“我自己的子女都不在身边,每次看到这些娃娃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80岁高龄的张绒仙老人笑着说。
每周上一次德孝课,布置一次德孝作业,要求学生对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舜帝复旦示范小学校长马红琴表示,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孩子们由感恩父母到心系社会,进而贡献社会。
德孝文化建设成为运城市移风易社会的突破口。记者了解到,当地素有给12岁孩子举办成长礼的习俗,过去家长们喜欢大操大办,攀比之风盛行。现在的成长礼普遍由学校统一举办,在这一天,孩子们把12年来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画成的画册送给父母,将成长礼变为一堂生动的亲情课。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刚开始推行德孝教育时很多家长不理解,觉得学校管好学习就行了。现在家长们亲眼看到孩子的变化,自己也受到感染,在家玩麻将的少了,光膀子接送孩子上下学的现象也消失了。”马红琴说。
社会风气的变化,直接反映在党员作风的变化上。在盐湖区,每个党员干部都有一本“德政储值卡”。这个“储值卡”记录着持有者日常德政和孝行两方面的评分,是干部评优、提拔、调动的必查资料。不仅如此,这个区还将德孝文化与廉政教育结合起来,到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接受德孝文化学习、重温入党誓言,是当地每个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参观完廉政警示教育展览,北城街道办团委书记胡静感慨地说,自从开展“德孝文化进机关”以后,街道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变化,自觉使用服务规范用语的多了,和老百姓的关系也更亲近了。
环保局承诺接到市内群众举报电话十分钟到场;地税局实行“一站式”办公让群众少跑腿;农委上门为群众办理农业保险……服务部门的新风气带来了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据悉,德孝文化建设开展5年来,促进了盐湖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这些年来,我们党委政府把倡导德政孝行作为社会治理的突破口,回应社会关切,破解社会难题,取得良好效果。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只有人心凝聚了,核心的力量才能发挥出来。用文化凝聚党心、理顺民心,进而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这就是我们弘扬德孝文化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盐湖区委书记王志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