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结婚不是问题,问题是跟谁结婚

结婚不是问题,问题是跟谁结婚

  • 2019-04-20 06:42:43

  • 你叫她结她偏不结,叫她生她偏不生。全不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全不管婚姻是上帝美妙的安排。怪谁?

    新计生法修正法草案对晚婚晚育不再作出限制,同时晚婚假正式取消。——莫非开始鼓励早婚早生子?老龄化大潮冲击下,一切改道。

    其实无论是否晚婚,婚假不能缩水。婚假到底是干什么的?百度答案:结婚仪式完了之后的婚假,一般包含三件事,其一自我欢乐;其二计划造人;其三算一算婚礼收了多少钱。

    三天婚假够干嘛的,整理婚礼大片都嫌不够。过往是平均15天的婚假,都嫌不够。而且产假也不够,尤其要给男人产假,向欧洲看齐,这才是更人性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制度安排。

    年轻人本来就懒得结婚,晚婚假取消更推了一步。中国的初婚年龄约为25岁,早就超过法定的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算晚婚。取消晚婚假,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无异于直接拿走挂在嘴边的“福利”,从而产生休假权的相对被剥夺感,或至干脆不结。

    与晚婚潮相应的是不婚潮。,截至2011年,中国大陆有1.8亿单身男女。这一趋势并非中国大陆独有。台湾媒体报道,2012年15岁以上的单身人口为939万人,占总人口约42%。台湾预示着大陆的未来。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30岁及以上女性人口中,有2.47%未婚;而此前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仅有0.92%未婚。10年间,这一比例增加了近2倍。于是媒体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占少数的“剩女”上: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然而,没有婚姻。实际上“剩男”才是更大问题,2020年中国将出现三千万光棍大军。

    剩女,不是她们选择剩下,而是把本应该结婚的那些男人剩下。剩女是这个社会的优质资产,其不婚的结果是民族综合素质降低,云云。

    现代人都是理性人,不婚是个理性选择。婚姻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公司经营过程:试婚——项目可行性分析阶段,投资就开始发生。结婚——注册登记并宣告公司成立。生子——第一批产品问世,能否销出去还不知道。离婚——清产核资,公司解体。

    从经济学上说,家庭至少保留了以下经济功能:生产功能——制造下一代。消费功能——能达到规模效益,两人合买一套房、做一顿饭更划算。保险功能——保险公司虽多得任你挑,但这个世界最可靠的还是你的另一半。风险投资功能——当你找到最合适项目时要将其它项目抛弃掉。

    找对象本质上是一个寻求边际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每个人都在找那个“黄金点”,然后一次性兑现,达到边际效益最大。只不过,女人的黄金点来得早,男人的来得晚。一个女人在20来岁达到相貌和身材的黄金点,然后逐渐贬值;而男人在30来岁才慢慢升到事业和经验的黄金点,然后迟缓地贬值——当然有的男人一辈子都在升值,象传媒大亨默多克。

    但毕竟,对男人来说,选择一种婚姻是一生中最大的风险投资。而对女人来说,选男人如同选绩优股,搞不好砸在手里,而每抛一次损失的不只是股价,还有女人自身的价值。

    剩女们大多在职场独挡一面,她们不仰仗男人的绩优股,自己就是绩优股。听某女士说“养男人不如养房子”,她一有钱就供房子,将来等着房子来养老。想必痛心地领悟了一些人生道理。

    你叫她结她偏不结,叫她生她偏不生。全不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全不管婚姻是上帝美妙的安排。怪谁?当然不怪好男人太少。怪门当户对的偏见,更怪职场歧视、不合理的制度安排比如取消晚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