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喀什是古丝绸之路 的文化名城,当年由西安出发的商旅,无论走天山南路或走天山北路,均在此汇合,这里也是商品集散地。喀什最初的映象是《追风筝的人》这部电影里看到过场景,它古朴典雅,地处准 噶尔 盆地,紧挨塔克拉玛干沙漠,它神秘充满诱惑。
在巴楚检查站耽搁了4个小时,3点过巴楚公安送了五个盒拉面,就车上简单吃过午饭,因福建疫情影响,小郑被留下在巴楚隔离21天。
全程高速,高速路两旁有戈壁、有丹霞地貌、有天山山脉。在炽热的光芒下山体犹如燃烧在火焰。
戈壁滩是青一色的砂石、丘陵,是满目苍凉、荒野古劲,但它并不是毫无生机,骆驼顽强固执在大壁荒漠任凭高温折磨、风沙肆虐,它们演绎着生死艰难,繁衍着生命,完成生命的轮回。
我们8点半到达喀什,正时暮色无声降落时,西边夕阳洒下金辉,整个城市如披上薄薄的层金纱般,穿过繁华喧哗的城市,留在远路归来我的记忆里。
西域城邦,远离尘世的纷扰。居于此的老人、孩童映衬出小巷古老沧桑,深黄色的夯土是新疆大地的颜色,置身土色的空间,在怀旧的彩色里,有种时光倒流、穿越时空回到千年前的最初喀什葛尔的错觉。
穿梭狭窄的巷道,小巷错综复杂、四通八达、曲曲弯弯,透过色彩斑斓的半敞开院落大门,一窥人间烟火,墙边总有点点绿色。沿六角地砖走是出口,沿四角地砖走死胡同。
小巷里的一切向世人展示着西域古国历史底蕴、现代人文景观。
站在老城内让人犹如回到旧时光,土黄色房子是这里人们的乌托邦,人不管在哪儿,心灵纯净,哪里不是净土?
这里有着不同肤色、容貌和语言的络绎不绝的人们,店里播放着异域特色歌曲。
老人们坐在房前屋后的长椅上悠闲的讨论着属于他们的话题,饱经岁月的脸上写着从容、宽厚、慈祥;
孩童在纵横交错的巷道里嬉戏笑嚷着,长长睫毛下是一双乌黑会说话的大眼睛;
勤劳年长的维吾尔族女人衣着艳丽身影穿梭在小巷里,有的提着菜篮和顺道的隔壁邻居聊着家长,脸上洋溢着恬淡的笑容,也有的在打扫房门外的卫生。
身后的独家小院从虚掩木门里透露出浓甜生活气息,她们的生活平静、也幸福。
南疆的各类风景俘获人的心, 南疆的各种美食俘获人的灵魂。
馕。面食控的我很喜欢馕,这里有各种馕有芝麻、皮牙子、核桃、葡萄干等品种极其繁多,不但好看还好吃。 喀什 有不同口味的馕,有芝麻味、辣子味、坚果味、玫瑰味、牛奶味、白味,在 新疆 这么多天,每天都吃馕,还是没有尝遍所有味道的馕。
离开乌市的头天晚上,在本帮本色隔壁买10种口味的馕,5元一个馕,因第二天(10号)出发独库请老板帮忙发快递寄给朋友,老板说快递到不了我班上地方,于是我请他帮忙寄回 成都 ,支付快递费68元,13号上午我在阿喀高速路上收到快递小哥电话让我收 新疆 的包裹,我请快递小弟帮忙重新把这箱馕寄回上班的地方,支付25元快递费,18号到达目的地,家人打开包裹时馕已经发霉坏掉了,花了大把的快递费,硬把豆腐盘成了羊肉,结果吃了个空气。
儿子推荐在喀什一定要尝缸子肉。缸子一看就很有年代感,材质是搪瓷的,是父辈那代的产物也是我们记忆里的儿时产物,记得坐客车第一次离开父母去读书,在桑堆吃午饭,那个年代在高海拔地区就是用的这个缸子蒸的米饭,一个一缸,随着时代日异更新,这种缸子消失在时代长河里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今看到这缸子是浓浓的怀旧风格,倍感亲切。
每个缸子里有一块带骨羊肉配有金黄色的罗卜,汤上面飘着一层薄薄的羊油,色泽黄亮口感鲜美浓郁。配的叫托喀西馕,个头很小便但结实很有嚼劲很耐吃,个人非常喜欢。
夜市人声鼎沸、美食飘香,从水果 哈密 瓜、西瓜、包子无花果、葡萄,到用火烤的羊肉串、烤鸡蛋、烤鱼、烤包子等;再到油炸的油塔子、馓子等,还有蒸煮的灌面肺、灌米肠、粽子等美食应有尽有,令人垂涎吃不完的美食。
色满路鸽子汤。一碗鲜鲜的汤、一碗烫烫面、一盘嫩嫩鸽子肉,鹰嘴豆锦糯。我旁边那桌吃的鸽子汤泡馕。
看到这些美食图片,真是暖暖的回忆,人间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我怀念 喀什 ,那些没来得及尝过的美食,还有很遗憾时间不对没有去成的牛羊大巴扎。
喀什古城夜色,有现代的灯火澜珊,城市的天空光束万千,晶亮又透明,电视塔灯光与地面上灯光交结在一起斑斓的投射到街头,一个满街繁荣美丽的夜晚,我眼里看到的喀什只是冰山一角。所以还会一次南疆之旅完成未完成的心愿。
在古城伫立着一个古朴的老茶馆,茶馆里有几位维吾尔族老人用民族乐器弹奏,高唱古老歌曲,即兴跳舞。本地居民也来茶馆喝茶聊天,很多游客都来这网红点打卡。
坐在这著名、装饰普通的茶馆里你体会到源远流长的厚重历史、看到活色生香的传统习俗,听到乐器吹弹的音色委婉。
老人们在旁房用午膳,喝着奶茶、吃着馕、烤包子和坚果,商讨着事情,惬意又幸福,一幅浓缩了沿袭并传承着维吾尔族传统生活方式的画面。
喝了这杯茶,我的2021年新疆行无忧愁。
我想待我暮年之时也如这般老人,伴着喀什老城的阳光,静坐每一个普通静谧的午后,赏花落,品茶笑谈浮生流年,偶尔追忆曾经走过地方、遇到的人和旅途中故事。
全称是中西来国际贸易市场,是我国 西北 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据说内设5000多个摊位,有近万种商品,每天人流如织。大巴扎里商品各类繁多,民族乐器,各种土特产,手工艺品,服装手饰,还有日用百货和瓜果蔬菜。这里浓缩了民俗风情,集中了维族文化气息,最俱西域烟火气,领略丝路风情。
我在大巴扎竟然没有找到的进来时的那个出口,最后还是微信视频联系大巴扎旁边的买坚果老板才出来的。
沿着千年古街吾斯塘博依路直走就到了艾提尕清真寺,是 喀什老城的中心,是噶尔的象征,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经历时代变迁,清真寺矗立在这里,支撑着民族的信仰。这座标志型建筑也代表喀 的古老艺术和人文故事。也许从小生活在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地区,对宗教一直怀有敬畏之心。之前除了在记录片和小说里没有见过清真寺,如今站在威仪肃穆的 新疆 最大清真寺面前,依然怀有敬畏之心,正如一个朋友所说任何宗教它的初衷都是教人行善。
此时接到朋友电话,关心的询问了旅途情况,她说真厉害一个人又去那么远的地方。世俗生活里有柴米油盐、江湖沉沦,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平凡渺小,在世间沉沦,但为了一些自己喜欢的,对未知事物向往就会用心、对爱好保持热情,最后自己真的会变得勇敢,去往心中向往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