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木栈道一路往前走,江风吹拂,好在这风也是“吹面不寒杨柳风”,暮春时节的江风吹着也还是很舒服的。栈道的尽头,是北固湾码头,在这里可以乘坐游船。很意外,这里居然叫金山湖,按说离金山还是有一点距离的。
上岸有望江亭,这座倚墙而建的半亭连着长廊。因为四周植被茂盛的缘故,其实站在亭子里,几乎是不能看到长江的。
长廊里展示着图文照片,被称为“东吴文化长廊”,两侧有对联。虽然亭廊都是新建的,但对联的字泰半是不认得的。
一部《三国演义》,让三国的历史被国人家喻户晓,其实对历史多有修饰,很多人物与《三国志》的描述甚至大相径庭,还生生地造了一个美女貂婵出来。这位美女后来与春秋的西施、西汉的王昭君、唐朝的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实都是《三国演义》里虚构出来的。以一虚构的人物跻身于四大美女之列,可见《三国演义》的影响之远。要知道,其他三位美女,可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历史上确实有“美人离间计”,不过主角并不是貂婵,而是一个名叫“刁婵”的婢女。当然,这两个名字同音,传错了也是可能的。只是这位婢女的生平,与貂婵完全不同。
走出长廊,眼前是一处广场,面积还不小。广场中间有一座巨大的石牌坊,当然也是新建的,看着很是气派,上书“东吴胜境”。镇江作为东吴的属地,市内有相当多的三国遗迹。要说北固山景区,那也是以东吴人文为主的。
从北固湾码头还有一条栈道,曲折蜿蜒,中间可以上岸,是一口相当大的铜鼎,被称为“京口宝鼎”,是中国华东地区当代最大的青铜鼎。鼎立三足,高耸两耳,体圆禁方,满身都有着精致的纹饰,显得庄重而典雅。因为四周比较空旷,看着颇有风范。
鼎在我国源远流长,传说夏禹曾收九徼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更早的记载,则说是“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下”。反正不管是黄帝还是夏禹,都是传说中的人物了。四千多年前,青铜鼎就已经出现,盛行于商周,流行于秦汉,延续至今。古代的时候,鼎也是身份等级的标志,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
再往前还有一条栈道,江边栽种着大片的芦苇,这会儿叶子还是枯黄的。不过芦苇这种植物,即使还没有泛绿,也是颇有风情的。
栈道上还有亭子,不过看着也挺冷清的样子,大多数游客赶着游完三山,一天也就差不多了,不会有闲情在这里漫步。
再往前是商业区,隐隐能看到远处的明黄色建筑,原本我以为是大名鼎鼎的金山寺,后来查了地图才知道,那里是焦山风景区。中间有座明月楼,大约是疫情的原因,生意看着不算很好。
因为汽车泊在北固山,我们还是决定回景区附近吃饭,扫了自行车,原来我们已经走出来不少路了呢。
镇江是著名的江南鱼米之乡,毗邻长江,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据说境内有长江鱼类九十多种,不过对于生长在长江南岸的我们来说,这些鱼类菜品都没有什么吸引力。我们点了一份老鹅和肴肉,也算是镇江比较有名的特色菜了。
镇江肴肉又名水晶肴肉、水晶肴蹄,说来还有个故事呢。相传三百多年前,镇江酒海街有一家夫妻酒店,有一天店主买了四只猪蹄回来,打算过几天再食用。古时候可没有冰箱冰柜啥的,保存食物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腌制。结果妻子把为父亲做鞭炮买的一包硝当成了食盐,第二天发现的时候急忙去看腌缸,发现蹄子不但肉质不变,反而肉板结实,色泽红润,食用起来独具风味。
说到老鹅,应该算是镇江辖下句容的名菜,我们在句容的时候,朋友特别招待了一顿老鹅,不过用的香料比较多,虽然很香,但私以为不如汤来得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