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涯客电台 | 城市情书05期--平遥,古城如梦令

天涯客电台 | 城市情书05期--平遥,古城如梦令

  • 2019-06-22 21:50:34

  • 点上方蓝字关注『 天涯客旅游

    天涯客,无所不在的相逢

    『点击 绿标 收听情书』

    本期主播/ 依然

    图文/ 伊犁小灰

    编辑/ dashusheying


    平遥古城



    心里牵扯的古城情愫,是因为它的历史,沧桑,无痕的韶华,浓醇的时光。


    打开古城,好比打开封存千年的酒窖,扑面而来的是那散落在恋恋风尘里的花开花落与兴衰荣辱,阴晴圆缺与悲欢离合,他们都化开在一个个坚韧忧伤的的故事里,让你喝上三天三夜也不醉。


    可是去过的古城,在亢奋的时代面前,一味地过于曲意逢迎,晚节不保,说好听了是跟上时代步伐,说不好听就是失节没骨气。


    丽江如此。凤凰如此。大把的古镇更是无法自持。


    一座城,丢了历史,没了精神,失了节操,降了品味,它就不过是座空城。

    西方那句著名的谚语:有时候走得太快,要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来。 同样适合今天步履匆匆的城市发展。


    所以,我对平遥满怀期待,也满怀忧虑。


    在距离平遥三十多公里的乔家大院下了车。


    正午的阳光白花花的,闪耀得人睁不开眼,游人的热度却比这烈日更甚。

    远望去,在骄阳的烘托下,鳞次栉比的乔家大院更显恢宏磅礴,盛气凌人。一入这深宅大院,门匾题字彰显的慕雅之德,屋顶砖雕细琢的昌盛之道,又见排瓦煌煌,斗拱翘然,壁耸巍巍,其高大之形如山如岳,雄霸之气如君如王,倒令人心生一份渺小与赞叹。


    游人皆赞叹乔家的财大气粗和辉煌成就,却未必在乎成功背后的深远道义。在财大势雄灰飞烟灭之后,乔家大院门额上的“古风”,匾额里的“为善最乐”,砖雕门头的“洞达”, 却在匆匆默言的时光里,用沧桑讲诉成功的真谛。

    真正的成功不是看得见的钱财名利,而是看不见的思想境界。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今日的有钱人怎么也学不会的,对他们来说, 成功更像一剂,只求名利的高潮来得更猛烈些罢了。


    屋外的阳光再烈,也照不暖蒙着厚厚尘埃的历史,站在郁结着热烈往事与荒凉曾经的屋内,我还是觉得阴冷。


    走出乔家大院,回望那一盏盏在微风里晃悠的红灯笼,我似乎看见《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颂莲那浓得化不开的幽怨与哀伤,我似乎看到《乔家大院》里乔致庸在兵荒马乱中的坚守在四海升平时的豪迈。

    也许,乔家大院人丁鼎盛兴旺时,只怕也不及今日四海游客踏破门槛来得热闹吧。

    我数着去平遥古城的时间分秒,再没有回头。


    傍晚时分,我拖着行李走进平遥古城,夕阳正吹着一曲暮歌,缱绻着旅人的脚步。古风古韵的风姿与味道,恍惚间我宛若置身明清的灯火阑珊处。

    我对平遥一见倾心。

    这时夜幕像被一只大手拉了下来,明清一条街上雄姿岸然、飞檐翘角的市楼远远地映入眼帘,街道两旁点亮了满腹柔情的红灯笼,照着散发浓郁历史气息的字号,也守护着传统风格的建筑。

    站在人影憧憧的街市上,我似乎回到了一两百年前的晋商辉煌时期。

    无论是社火锣鼓凡常烟火的先民,还是“日利千金”雄视天下的日升昌票号,他们都曾一样地照亮了平遥的视线,用自己的智慧与一生将平遥铸造成一位沉稳大气的君子,使它在历史飘摇的风雨里屹立不倒。

    想这座古城过往的繁盛烟云,现如今只怅寥廓,问这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平遥古城的建筑按照封建传统礼制“左祖右社”和朱元璋“高筑墙”的政策修建,古城墙内星罗棋布的大街小巷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八卦图案,那些精彩的民间传说就点缀其中,犹如大隐隐于市。

    有限的时间里是不能用脚步来丈量这座古城了,我租了一辆电瓶接待车,一天下来只要一百块钱,将你送到一个又一个景点。

    开车的张师傅一家是祖祖辈辈的平遥人,有着北方的朴实与真诚。

    没有工作,就靠这祖辈积攒下来的古城讨生活,接送游客,安排住宿,联系门票,钱挣得不容易,也不多,却很踏实。

    没有想过出去打工挣大钱么,这里离北京也不远。我问他。

    祖祖辈辈都生在这里,死在这里,还是在这里活得踏实。钱够用就行。 重要的是一家三代能在一起,每天能看到他们平平安安心里就满足。 他淡淡地说。

    自嘲没什么文化的张师傅,说出的一番话却令我心掀波澜。

    想我不到双十年龄,离乡去往所谓的大城市求学,然后工作,安家。远离故土、亲人,在生活的奔波里颠沛。可是站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再多的人,再高的楼,再鲜艳的霓虹,还是陌生的感觉。每天看得再多的脸记得再清楚的城市街道,转身就能忘得一干二净,而没有时间照顾的故乡亲人,却时时入梦来,把灵魂放进童年的摇篮,温暖那份独在异乡的悲欢。

    尘世有太多这样的人,用太多的时间去看陌生的城市,应付狰狞人事,却没有时间多看亲人一眼。

    能在旅游胜地遇到令人心暖的生意人,旅行自然会变得更美丽更有意义。


    黄昏时分,我登上了古城墙。此时游人散去,倦鸟归巢,可以并行两驾马车的宽阔墙道上洒满了夕照,只有垛口和敌楼被拉长的影子投射在上面,守着朝朝夕夕的时光,寂寞无言,一种时间的荒芜感竟穿越千年漫开在生命里。


    历经600年风雨沧桑的古城墙,墙高12米,外墙下有护城河环绕,城墙上有3000垛口,72座敌楼,有象征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圣人之说。在夕阳的涂抹下,古城墙的威严、雄风,千年不减。


    站在城墙上,望向古城,没有光怪陆离的现代建筑,不见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难闻车水马龙的喧嚣。只见深宅灰墙的院子里,榆钱树叶在晚风里婆娑,鸡在来 来地踱着步子,屋顶上的人在收白天晾晒的庄稼。 晚饭的浓香飘出家门,站在门口的父母一声声呼唤贪玩的孩子,温暖的心音回荡在深深的巷子里,只有慵懒趴在地上的大黄狗充耳不闻。


    这是温暖人心湿润眼眶的一幕,也是令游子想家心念亲人的时刻。


    这一切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这座城,还活着。


    我瞬间原谅了悬挂在家家户户墙外的空调和过于喧嚣繁华的南大街。 谁也不能拒绝时间前行的脚步,但也不是谁都能在波涛汹涌的洪流中心存一份如烟往事和历史情怀。


    可是平遥可以。


    也许平遥没有丽江那么现代、赶时髦,没有别的城市随波逐流一副生产流水线下来的标准样子。但他却如古装线书里心怀天下一身骨气的君子,不卑不亢;她又像有着优良传统美德与品性的女子,隐忍刚强。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封寄不出去的情书。如果有一座城市,可以让你像情人一样去眷恋、牵挂、想念,让你想要去私藏、珍惜,或是拥入怀中,期待你的来稿。♥





    平淡生活,不忘诗与歌



    天涯客官方电台

    第二季让我们写一封城市情书

    给旅途中最爱的那座城

    每周五,同一时间

    天涯社区 喜马拉雅FM 同步更新


    【天涯客城市情书FM】


    旅途路上, 天涯er从此不再孤单
    同时把旅行故事录制成有声电台
    动人心魄的旅行故事
    旨在收集世界各地旅人们
    有声之年
    天涯客电台
    微信号:天涯客旅游
    小编微信:dashusheying
    投稿信箱: caixy@staff.tianya.cn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参与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