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杨明洁:创造完美用户体验

杨明洁:创造完美用户体验

  • 2019-08-12 14:42:36

  • 今晚我们品画



    杨明洁是设计圈中耳熟能详的人物,他曾获得近百项工业设计大奖,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 10月3日晚21:30,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品画》请来 杨明洁,和主持人一起聊聊他的设计之路。



    杨明洁

    杨明洁,70后工业设计师,曾留学德国攻读设计硕士,并任职于慕尼黑西门子设计总部。其作品展示在全球各大设计展与博物馆,获得包括五项德国红点奖在内的六十多项国际设计大奖,被称为当今中国最“红”的设计师之一。


    杨明洁获2010年度红点奖

    从浙大到国美,再到德国,杨明洁攻读的专业一直都是工业设计。国内七年专业学习,为他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体系。留学德国期间,他开始钻研更加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毕业后去慕尼黑西门子工作,接触到家电、消费电子等技术产品,为他之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给养


    杨明洁德国留学期间照片

    YANG DESIGN

    回国之后,2005年,杨明洁创办了自己的设计顾问机构YANG DESIGN。从眼镜、箱包到飞机内舱,从家电家具到公共设施,杨明洁团队的作品遍布多个领域。对于设计,杨明洁说,好的设计师首先应该满足用户。坚持“创造完美用户体验”的设计哲学,“YANG DESIGN”成为中国最具前瞻思维的设计机构之一。

    中国首家私人工业设计博物馆


    杨明洁 工业设计博物馆

    2013年,杨明洁投资创办了中国首家私人工业设计博物馆,并在上海落成。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旧发电站,在杨明洁的改造之下焕然新生。馆内陈列着的近千件工业收藏品,是杨明洁十年来从全球各地“淘”来的珍品,也是世界工业史的发展缩影。杨明洁希望通过这座私人博物馆捕捉生活与历史,为新设计找到归处。


    杨明洁作品《板凳上的风景》

    开设私人博物馆源于一个设计师的“恋物”情节。自从在德国收获第一件宝贝开始,杨明洁去到世界每一个城市,都会寻觅当地具有设计品味的“ 老物件 ”。日积月累,杨明洁积攒了一千多件这样的物件。然后,他开始为这些“ 宝贝 ”寻找存放之处。旧发电站奇特的结构吸引了他的注意,而后他花费一年多时间,把发电站成功改造成一个现代化博物馆。从此,近千件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工业产品和当下优良的设计产品,在博物馆里找到了“家”。

    “新手工艺”计划


    《竹之光》

    杨明洁与许多其他中国设计师一样,一直在思考如何将 传承千年的 东方文明 应用到当代设计作品中去?在杨明洁看来,设计师要考虑的不是中国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怎样做出好的、能够代表中国的设计。杨明洁将它称为“新手工艺”计划,并身体力行地为全球第一锡镴品牌设计了“知竹常乐”茶具。竹与锡的巧妙融和,为杨明洁斩获了2013年度美国IDEA设计大奖。


    《知竹常乐 》茶具

    “知竹常乐”利用了竹与锡的功能互补, 将锡的易塑性和竹的隔热性相结合。 最后呈现出来的是完美的使用感受兼具美好的画面享受,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和产品。从此,他迷上传统手工艺,并开启了他的“羊舍造物计划”。

    “羊舍造物计划”

    2015年,杨明洁创办生活方式品牌“羊舍”,专门致力于中国传统工艺的再思考与再设计。整个“羊舍造物计划”依照不同材料与工艺,划分为纸、竹、木、土、丝、金六个部分,设计师希望能以此探索手工造物创新的可能性。


    《中国画的三维解构》

    在“羊舍造物计划”中,杨明洁设计了纸伞灯、屏风等非常优秀的作品。尤其在屏风的设计中,他融入了苏州刺绣、中国画和苏州园林的元素,完美地将中国传统物件加以简洁和现代化,传递出中国文人的写意精神。

    公益项目

    多年来,杨明洁与绿色和平、亚洲动物保护基金等机构紧密合作,参与众多公益项目。包括传达“再生纸”概念的绿色书架,以及“像家一样”的救灾帐篷等等。他说:“好的设计应该向公众传播一种正面的社会启迪意义。”


    壹基金救灾帐篷

    2016年,杨明洁携手“稀捍行动”,与南京市政府共同发起“传统手工艺大师驻地计划”,复兴传统手工艺之美。


    杨明洁

    一位优秀的工业设计师,不仅是颇具造诣的艺术家,更是社会使命的践行者,杨明洁正是这样的设计师。让生活更美好,或许是设计最重要的意义。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欣赏《今晚》节目视频


    (以上文字根据节目内容以及嘉宾谈话整理)

    《今晚》节目往期视频可登陆爱奇艺网站

    节目直播 可登陆PPTV.com/直播/热门电视台/上视艺术人文频道

    关注星文化 请扫描二维码

    走近经典 艺术人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