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的落日
雅法古城的黄昏
所有的攻略都说特拉维夫是个挺好的地方,我觉得有点奇怪,在以色列这样的传奇国度中,一个只有百年历史的城市会如何呢?此次以色列之行,第一站就是特拉维夫,应该说,这里比我预想的要好。介绍这个舒服的城市,写篇流水账更好。
这次是乘坐海航HU7957航班从北京飞往特拉维夫,海航是目前我国在国际上整体评价最好的航空公司,飞机新,服务也好。北京到特拉维夫的航线也是刚开通不久,海航飞欧洲区域的航线(以色列虽然属于亚洲,但是是地中海范围),是和国航打差异化竞争,弥补了很多目的地的不足。和以色列航空相比,时间更合适(以色列航空是当地时间早上4点多到),安检时间短(以色列航空安检之长世界闻名),飞机更新(以色列航空居然还在用波音767),票价相对便宜(国庆期间以色列航空往返票卖到了1万8!)。飞机延误了一个多小时,起飞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困得东倒西歪。由于不是走高纬度地区,到达以色列,需要11小时。等到窗外天光大亮,可以看到飞机经过了里海,地中海,最终到达特拉维夫时基本没太延误,是早上8:30。不过入境真是个艰苦的过程,进入入境大厅,都傻眼了,大厅里全是人,而且没有人排队,全是拥挤的站着,都不知道怎么往前。基本就是傻等着,偶尔慢慢往前蹭一蹭。快到窗口了,才有栏杆隔离一下队列。旁边一位同胞大姐特别能挤,不断往里拱,很快挤到前面,可是到了入境的窗口,一句话也不会说,只知道傻笑,还是有别的旅游团导游帮她解了围,真不知这样的来以色列是干嘛。整个入境的过程花了两个小时,这样人就更疲惫了。
其实更恐怖的还是返程,所以在这里先要提醒一下,一定要赶着开始办理机票的时间就提前赶到机场,大约是飞机起飞前三个多小时。因为安检的过程非常漫长,首先要有士兵盘问,仔细检查你的护照,看看有没有去过有问题的地方,特别会关注阿拉伯国家。安检的时候要开箱检查每一件行李,所以返程登机尽量少带东西。过了这关,基本也来不及再去购物了。
飞机即将降落时,看到的特拉维夫,这里是比雅法还靠南一点的位置
以色列航空的747客机
特拉维夫本-古里安机场的航站楼
在国内没法换以色列货币NIS,所以在机场换一点,但是这边汇率低,够进城的就行。机场是有火车可以通到城里的,考虑到太疲惫,就打了车。进城的车费是150NIS,半个小时路程相当于人民币250多块,可有点贵。住的酒店位置有点意思,就在美国大使馆对面,我不知道该说这里是安全还是危险。酒店的服务态度相当不错,在中午之前办入住,也居然有房间,还能先洗个澡。否则的话,这个时间没法入住那可真是太累。
酒店房间很小,床就更小了
酒店不远就是海滩
稍微收拾了一下,事不宜迟,马上出发,我给特拉维夫只留了多半天时间。9月底这里算不上很炎热,但是也不凉快,穿短袖也觉得有点晒。酒店出门拐过一个街区就是大海,蔚蓝的地中海,沙滩非常干净,完全不亚于任何一个滨海度假胜地,顿时感到视觉上相当舒服。不过首先要解决的是肚子问题,沿街走两步,看到两家小店,一家是榨果汁的,一家卖快餐。果汁以石榴汁为主打,以色列各个城市都遍布这种卖石榴汁的小摊,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季节才有,但一杯石榴汁还是相当的实在,至少要榨5、6个大石榴,价格在2、30谢(NIS)不等。关于吃,在以色列,无论是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尽管他们是多年世仇,但都喜欢鹰嘴豆泥。就是一种接近米色的酱,吃饭前先摆上一盘,用大饼(他们叫做pita)蘸着吃。也很难说清是一种什么味道,反正不难吃,如果拿中国人吃主食就着咸菜酱豆腐相比,也没那么夸张,因为味道没有那么重。快餐方面,有点类似于西方人吃汉堡、三明治。这边最流行的是法拉菲(Falafel)和沙威玛(Shwarma)。前者就是素丸子(也是鹰嘴豆做的)加上蔬菜沙拉,加上酱汁,后者就是烤肉,有鸡肉和羊肉,要么就是盛在盘子里就着鹰嘴豆泥吃,要么就是裹在pita饼里,总之味道还是相当不错,而且量很大,解饱又解馋。配菜一般是西红柿、黄瓜切成小丁的沙拉。
满满一大杯石榴汁
素丸子法拉菲、沙拉、鹰嘴豆泥、pita饼
大饼夹肉的沙威玛,好吃!
榨石榴汁的小店
卖法拉菲的小吃店
很多楼造型奇特
这座也是
特拉维夫是个比较狭长的城市,沿着地中海海岸线建成。但是特拉维夫的概念可大可小,如果包括周边的城市,那就是很大一片居民区,也属于以色列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如果范围小一点,则包括南部的老城雅法。雅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8实际,如今面积很小,阿拉伯人多一点。上世纪初,一些犹太移民买了一片土地,他们在海边上以贝壳来抽签划定土地,奠定了如今的特拉维夫。我暴走的行程始于当地最知名的购物中心Dizengoff,这是以特拉维夫首任市长命名的,走不远,就来到罗斯柴尔德大街。这在当地是一条比较有名的街道,先说这名字,在《货币战争》里,罗斯柴尔德就是操控了世界的神秘家族,随后也被辟谣,不过是曾经发过大财,但现在已经过气的犹太富商而已。不过罗斯柴尔德家族对犹太复国主义还是很大有贡献的。在这条大街上,有不少包豪斯风格的住宅建筑,他们大体是设计简洁,没有过多装饰,楼层不高,采用较长的转角阳台,采光良好。特拉维夫于上世纪初开始兴建,到1948年建国后继续发展,整个城市是从零开始,正好那时建筑师深受包豪斯建筑风格影响。,而起源于德国的包豪斯主义也遭到封杀,相当于特拉维夫成为了新的建筑理念的试验田。这些建筑在一般游客的眼中并不起眼,但特拉维夫以“白城”为名的整个建筑群,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有不少人散步,还有共享自行车停放点,是可以通过手机app来解锁的。想想现在国内是摩拜和ofo大战,理念还是比创新之国以色列先进的。
罗斯查尔德大街的包豪斯式建筑
罗斯查尔德大街的包豪斯式建筑
再往前行进,来到了卡梅尔市场。这里看起来比较破旧,卖些低端货,也有小吃、水果蔬菜,买了杯果汁,以为很便宜,没有问价钱,结果一结账居然说50谢一杯,犹太人还真是会做生意。穿过市场,就回到了海边,这边的沙滩连成片,沿着海岸行走,是一种非常舒适的体验。往南走不远就是雅法老城,这里的建筑明显要古旧很多。在老城的核心地带,是个小山包,有清真寺,有古人生活的遗址,有博物馆,有小广场,还有一座桥,栏杆上刻着十二星座。不过这里最大的价值还是登高望远,能够看到特拉维夫林立的高楼,伴着海浪,风景实在是怡人。就凭这景色,来特拉维夫不能不来雅法。坐在雅法的路边上休息,一位漂亮的小姑娘总是朝我看,听说话是俄罗斯人。过会儿主动找我搭茬了,标准的普通话,听不出一点外国人的口音,旁边还有一位是她姐姐,也很漂亮,中文也超好,说是从小在上海学的。
这是啥水果还是蔬菜?
小吃店
不认识的蔬菜
不认识的糕点,看起来一定很难吃
海滩附近
树上的椰枣
画面远方就是雅法古城
雅法古城的建筑
在雅法古城看特拉维夫新城
雅法老城的广场
桥栏杆上刻着十二星座,这个当然是我大天蝎
查了一下地图,从雅法到酒店3公里多,又继续走,正好就赶上了一次完美、完整的日落,无法用语言形容了,连图片也难以呈现。海边一帮青年人坐在礁石上,聊天喝着葡萄酒,这种享受应该说是特拉维夫人的生活写照。其实特拉维夫还有不少小资的区域,也有
博物馆,因为时间有限,就没有再逛。但人在特拉维夫的价值不在于走遍所有景点,而是去体会这里的闲适和浪漫。这个地方如果不是特定的宗教场所,就很少见那些打扮传统的犹太人。城市整体的宗教气氛不是那么浓厚,完全是现代化欧洲城市的感觉。为了迎接充满沉重感的,特拉维夫算是缓冲式的热身了。
雅法古城的饭馆,在这里吃饭海景相当好
夕阳下的特拉维夫
地中海的日落
这栋建筑造型也是相当独特
夕阳下喝酒聚会的人们
特拉维夫海滩
滨海的大街
酒店对面的美国驻以色列使馆,因为前总统佩雷斯去世,所以降了半旗
晚餐,墨西哥餐
威尔第歌剧《纳布科》中的希伯来奴隶合唱,又称为“飞吧,思念,乘着金色的翅膀”,被视作意大利的第二国歌。